2万亿民营银行大分化!微众银行、网商银行一骑绝尘,新安银行净息差低至0.76%

Thomas 479 0

随着微众银行、网商银行等年报披露完毕,民营银行2024年的整体经营情况也随之浮出水面。

“国有大行和部分股份行都在渠道下沉,这进一步压缩了部分民营银行的生存空间。一些互联网银行依靠渠道和客群的优势,仍处于上升的趋势,双方的差距不断拉大,但息差下滑是整个行业面临的共同难题。”某民营银行前副行长对

苏商银行特约研究员薛洪言对

尾部机构承压

2014年,原银监会启动了民营银行试点工作,允许具备条件的民间资本依法发起设立中小型银行等金融机构,至今已有10年时间。

截至2024年末,19家民营银行资产规模达2.15万亿元,同比增长9.5%,但分化态势显著。

微众银行以6517.76亿元资产规模稳居榜首,同比增速21.7%,其规模已超第二名网商银行(4710.35 亿元)近1800亿元,形成绝对断层优势。两家“巨头”资产总额合计1.12万亿元,超过其余17家银行总和。

苏商银行、众邦银行、新网银行紧随其后,构成“千亿俱乐部”,但新网银行增速仅为0.68%,规模扩张近乎停滞。

相比之下,部分机构面临规模收缩压力。亿联银行资产规模同比下降21%至408.22亿元,成为降幅最大的银行;三湘银行、振兴银行资产规模分别减少10.46%和2.35%。

经营业绩方面,19家民营银行去年合计实现营收934.17亿元,同比增长近2%。从各家表现看,营收盈利水平两极分化现象愈发显著。

微众银行、网商银行2024年营收分别为381.28亿元、213.14亿元,位居前两位。上述两家银行业务在去年也有一定变化,微众银行获批在香港设立科技子公司,辐射东南亚市场;网商银行则大力发展理财等综合金融业务。

中小银行表现则趋于严峻。亿联银行亏损5.9亿元,成为行业唯一亏损银行,降幅超过500%;三湘银行净利润同比下滑59.88%至1.32亿元;金城银行、蓝海银行、民商银行净利润降幅超40%;新网银行净利润下降近19%;裕民银行净利润仅为0.098亿元。

不过,部分腰部机构通过差异化策略实现突破。华瑞银行营收增长41.29%至20.67亿元,净利润大增316.98%至2.21亿元,主要得益于前期低基数效应和零售业务扩张。

薛洪言说,2024年互联网银行“营收普增、利润分化”的特征,反映出行业在规模扩张与盈利能力之间尚未形成有效平衡。收入普遍增长主要源于信贷规模扩大和新兴业务如财富管理的贡献,但利润分化则暴露了部分银行在成本控制、风险定价和业务结构上的短板。

净息差下滑明显

资产质量方面,2024年民营银行整体不良贷款率较为稳定。有9家民营银行不良贷款率下降,9家不良贷款率出现了上升,1家持平。

众邦银行不良率降幅最大,从1.73%降至1.50%;客商银行不良率最低,不良率仅为0.97%。有三家银行不良率超过2%,分别是亿联银行、网商银行、裕民银行。

亿联银行去年末不良率升至2.77%,同比上升了1.16个百分点,资产质量明显出现恶化。该行也在财报中表示,“信贷市场整体风险上行、小微企业风险承压等态势影响,本行信用风险水平也呈现一定程度的上升”。

由于揽储面临较大的压力,导致负债成本过高,多家民营银行息差同比出现较大幅度的下滑。蓝海银行净息差从2023年的4.34%骤降至去年的2.35%,减少199个基点;民商银行净息差为2.23%,较上年末下降0.52个百分点;新安银行更是跌破1%至0.76%,逼近“生死线”。

虽然民营银行息差有所下滑,但总体来看仍保持高位。据金融监管总局披露,2024年四季度末民营银行平均净息差达4.11%,显著高于商业银行1.52%的平均水平。

某股份制银行支行副行长对

上述副行长说,由于在吸收存款方面存在困难,民营银行为了获取资金,可能不得不通过一些成本较高的渠道来筹集资金,或者提高存款利率以吸引客户,这无疑会增加银行的负债成本,压缩利润空间。

薛洪言表示,降息背景下新发放贷款利率持续走低,而负债端存款成本受制于定期化难以同步下降,净息差收窄直接拖累利息收入。另一方面,经济下行环境下,零售信贷风险加速暴露,银行需计提更多拨备导致风险成本激增。此外,部分银行在扩张过程中过度依赖高收益高风险业务,当经济周期波动或监管收紧时,资产质量恶化迅速反噬利润。

不过,5月以来蓝海银行、三湘银行、亿联银行、华通银行等宣布调整利率水平,调整幅度在10~20个基点之间。长期以来,民营银行存款挂牌利率较同业保持较大利差优势,多家民营银行常年稳居行业第一梯队。

上述民营银行副行长说,降息可以降低负债成本,但是揽储方面也会面临较大的压力,特别是在没有经营网点的情况下,揽储压力比其它类型银行更为明显,且民营银行较难寻找高收益资产匹配其负债。

高管变动频繁

2024年至今,多家民营银行进行了董事长、行长或副行长级别的高管调整,年报也披露了一些此前未对外公布的重磅级人事变动。

新网银行发布的2024年年报披露了管理层的调整。原董事长王航因工作原因卸任,拥有国有大行与民营银行复合背景的原上海华瑞银行朱韬拟接掌帅印。

履历显示,朱韬早年在中国银行系统深耕多年,历任中国银行浦东分行行长、上海分行副行长、苏州分行行长等职务,后转战民营银行领域,出任上海华瑞银行行长。

根据新网银行年报信息,朱韬现任新希望集团党委副书记、新希望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华瑞银行年报显示,该行董事长曹彤已于今年3月辞职,这是华瑞银行自成立后的第三任董事长。4月7日,华瑞银行董事会推举行长吴克照代为履行董事长职责。吴克照曾任温州银行上海分行行长。

曹彤2022年获批担任华瑞银行第三任董事长。他也是中国首家获批成立的民营银行——微众银行的首任行长,是招商银行“金葵花”贵宾体系的创始人。

此外,民营银行股东结构正悄然变化,国有资本逐步渗透。2024年,已有2家民营银行迎来国企股东。2024年8月,裕民银行成为首家引入国资大股东的民营银行。去年11月,新安银行也迎来了国资大股东。

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首席专家、主任曾刚认为,允许国资股东进入民营银行,可视为对民营银行“民营”性质的淡化,未来应将民营银行看作一般意义上的商业银行来监管,对它们的发展可能更为有利,比如适用城商行的监管规则,民营银行在网点设置、经营范围、公开市场募资等方面均会有所突破。 

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均瑶(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均金表示,民营银行未来的经营压力将进一步加大,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建议监管部门调整优化民营银行股东准入标准,在保持民营控股的前提下,放宽股权5%以下的股东资质。

上述民营银行副行长说,引入国企股东有助于提升民营银行经营能力,充实资本,增强业务规模、抗风险能力及市场竞争力;另外更为聚焦本地涉政、产业链等国资优势领域。

  • 评论列表

留言评论